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幼教文章幼儿园常用资料幼儿园儿童玩具教学如何有效的利用学具进行幼儿教学-让学具动起来
如何有效的利用学具进行幼儿教学-让学具动起来

如何有效的利用学具进行幼儿教学-让学具动起来

11-19 21:49:16  浏览次数:992次  栏目:幼儿园儿童玩具教学
标签:幼儿园自制教玩具,幼儿园教玩具制作,幼儿园自制玩具, 如何有效的利用学具进行幼儿教学-让学具动起来,http://www.dbk123.com
学具,既是教师用于教学的教具,又是幼儿动手操作的玩具,同时也是载有知识欣喜刻工幼儿学知识、练思维的学习工具。

我园幼儿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系列智能玩具,让每一个幼儿手里都拥有一套学具,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动手参与操作活动,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在活动中有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探索结果,做在桌面上,既能充分地显示自己,又能为教师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直观形象的信息,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幼儿都能在自己水平上获得充分的发展,充分地体现了"教学面向全体"。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呢?

一、学具教学可以手脑并用,寓教于乐

幼儿的智慧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操作动作,动作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组织者,特别是儿童双手操作的精细动作,能够有效地促进脑神经结构的完善和脑功能的发展,因此,引导幼儿动手操作丰富多彩的客体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主要途径。我园的“学具教学法”借鉴了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将理论、方法和学具应用融为一体的研究思路,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出了序列化的“智能学具组合系列”。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手脑并用的操作游戏中,学中玩、玩中学,学知识、练思维,有效地克服了幼儿园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演示幼儿看,幼儿教育成人化”的弊端,真正地实现了手脑并用,寓教于动,学玩结合,寓教于乐。如:在过去的语言教学当中存在只教语言不教思维;重视言语表达而忽视听的理解;重视言语表达的表面形式;忽视言语表达应用的创造性本质。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弊端,则主要是由于以往用于语言教学的教具少,幼儿只能一遍一遍听老师讲解,不能动手去做、去操作客体材料的缘故。“学具教学法”中儿童智力学具的出现和应用,大大改善了语言教学教具不足的现状。幼儿可以人手一套,由被动地听和看,变成了每个幼儿都可以动手操作,并且这种操作游戏可以是比赛性质的,每个幼儿都可以在游戏中、在竞争中愉悦的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如通过学具画面使幼儿掌握各类词汇,像丰富形容词、训练重叠词、 找反义词、选画面说句子、编故事等;也可以通过学具画面,进行词语的扩散能力训练 ,如词汇接龙、看字组词 、说成语等; 还可以通过表述学具画面,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如选画面编句子 、选画面编儿歌、选画面编故事等等,幼儿都百玩不厌。又如:在数学教学中更体现了学具教学法的功能,既教计算又教思维,把二者有机地融汇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智力学具的运用,让幼儿有目的、有意义、有趣味的操作,将外化动作转化为内化的“动作”,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将一些抽象关系的理解变成一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玩得有趣,学得有序,有很多不易被幼儿理解的数学关系就在玩中轻松的解决了。
不错的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孩子活动的积极性

幼儿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并且好动,好游戏,在培养幼儿各种知识能力的训练中,好的游戏情景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发幼儿好奇心,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如,我园中班孩子进行概括分类能力训练这一活动中,考虑到幼儿思维特点具有具体形象性、分类概括能力差的特点,如果用枯燥、单一的说教让幼儿去理解、操作进行分类的话,那么孩子既弄不懂分类的方法,同时对此次活动也会兴趣全无,无法激励幼儿积极探索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活动时,以游戏的情节贯穿始终,收效很大。导入部分,我们以听《运动员进行曲》导入,接着以“动物运动会”的情节展开活动。教师当裁判员宣布比赛项目(飞行比赛,游泳比赛……)及运动员(学具块),幼儿当场地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分类,进行过程中,教师以游戏口吻调动幼儿,激发孩子更大热情,最后用“给小动物做奖品”,做观察记忆力练习结束活动,整个过程充满了游戏的趣味。孩子们从玩中自然而又轻松的懂得了分类方法,顺利完成了操作要求,同时发展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玩中学,学中玩,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分类概括能力。

三、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因为每个孩子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等有所不同,因此,孩子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在学具教学活动中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要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增强自信,教学过程中应为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的问题和操作要求,尽量使每个幼儿获得成功体验,对于能力稍差的幼儿,问题的设计应尽量具体,富有启发性,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则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有较正确的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调动孩子三性的发挥。在操作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对于操作跟不上的或不明白的孩子要及时降低要求或暂换要求,对个别操作有困难的幼儿进行重点指导,给予适时的帮助。有的孩子刚开始实验时,动手能力差,加之不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常常出现顾此失彼,慌忙无序的状况。因此,教师要在巡回检查环节中重点指导他们;而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则提出更高操作要求,或当小老师进行检查,或进行创新操作,减少活动中的等待,多动手多思维。虽然每个孩子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不同,但都应从不同角度给予鼓励、肯定。这样,每个孩子都会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都会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另外,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要及时评价,奖励,强化幼儿的进步,激发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的兴趣。

四、运用学具教学,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学具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如在让幼儿进行观察记忆力训练时问:你是怎样记住的?为什么?谁还有不同的记忆方法等?翻转练习时问: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翻得更快些?而不是用直接告诉的方法,而是让 幼儿在探索中去创造去发现。用这样一些问题引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错的另外,教师还应以游戏情景激发幼儿兴趣;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引导幼儿明确问题;以外部的动手操作展开头脑内部的联想;以创造活动中的具体作品引导幼儿进行评鉴选择。如在学前班《神奇的水》一课,教师提问:水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水还有哪些用途?在组织幼儿展开充分讨论后,将幼儿分组,每组有一个小盆(盆内装有水),一颗铁钉,一根木棍,一个瓶子、一块石头、纸盒、海绵等。要求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哪些物体放到水中之后会浮上来,哪些物体会沉到水底。讨论一下为什么。然后试一试,如何让下沉的物体浮上来(如石头),如何让上浮的物品沉下去(如上浮的瓶子)。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尝试用多种方法。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仍意犹未尽,老师只好满足孩子们说:“区角活动时,愿意做的小朋友再来做吧。” 运用学具教学,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不但掌握了快速反转的技能和基本的操作常规,而且使幼儿的观察记忆能力,分类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均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对学具操作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纲要>>中提到:教师要做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此,在整个教学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思考、探索、操作的空间和机会。幼儿操作时,教师要随时观察了解操作情况,肯定好的操作方法,启发中等以上水平幼儿想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任务,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活动时,首先考虑以下三点:(1)学具教学法与五大领域的结合(2)学具教学法的运用与本地教材的整合(3)恰当地选择学具的品种与操作的内容。实践证明,把握好以上三点,才能使学具教学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尤其是数学、语言、科学领域与学具的有机融合,教师们如今运用起"学具"来更加得心应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变了以往那种"科研课题实验"和"正规教育活动"互相割裂的局面。

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如果没有良好的操作常规,教学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但良好的常规培养也是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是在快乐的体验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因此,老师们采用了幼儿喜闻乐见的儿歌(如:翻学具、双手来,拇指、食指要分开,捏紧学具轻轻翻,翻出××底色一排排)、游戏、竞赛等形式来培养常规,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进行及时肯定,使孩子的常规逐渐养成并得以巩固,激发幼儿对学具的兴趣,教师们注重操作游戏的多样化、趣味化、竞赛化,让幼儿通过学中玩、玩中学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如何有效的利用学具进行幼儿教学-让学具动起来

《如何有效的利用学具进行幼儿教学-让学具动起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