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小学语文知识点关于《伯牙绝弦》一课的主题与教学定位
关于《伯牙绝弦》一课的主题与教学定位

关于《伯牙绝弦》一课的主题与教学定位

05-10 23:53:23  浏览次数:770次  栏目:小学语文知识点
标签: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小学语文复习知识点, 关于《伯牙绝弦》一课的主题与教学定位,http://www.dbk123.com
 教学《伯牙绝弦》一课,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将这一课的主题定位在“高山流水遇知音”上。对此,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这种理解定位虽然没有跑偏,但是不到位。此意见有的教师不太同意。下面说说我的思考,供各位参考。
 把《伯牙绝弦》理解定位为“知音”,这是一个颇具大众化的解读。但是仔细想想,这篇短文,除了让人们为伯牙与钟子期的相遇并成为知音的赞叹和震撼之外,似乎还引发我们的深层思考:伯牙和钟子期为什么能成为知音,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为伯牙的知音呢?这就是本文带给读者的深层思考、感悟。即艺术的境界与修养,艺术的魅力和力量。这样解读与主题定位是不是更全面、深刻一些。
 再者,把《伯牙绝弦》理解定位为“知音”,忽视了单元导语中所“规定”的“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这一学习主题。如果按照教材的这一“规定性”,教学这一课,也不应仅仅把课文主题定位、停留在“知音”上,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伯牙和钟子期为什么能成为知音,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为伯牙的知音呢?即深层次地感悟那艺术的境界与修养,艺术的魅力和力量。这样教学才能真正把握和体现编者的设计意图。
 为此,我认为,把《伯牙绝弦》理解定位为“知音”,一是解读、感悟不够到位;二是没有遵照单元学习主题解读、教学。对此,我再补充说明三点:
  一是解读课文(教材)与解读作品的区别。某一作品一旦选入教材,它就打上了编者的烙印,体现着编者的教学意图。它就具有了制约性和规定性。不然就不是“教材”了。如果脱离了教材的这种制约性、规定性,教学将成为脱缰的野马,无法驾驭了,教材与教学就没有意义了(课文与作品解读的区别,可以看本人的《阅读教学设计方略》一书的第五章)。因此,我们要尊重教材的这种制约性、规定性,努力把握并体现编者的设计意图。
 二是“单元导语”是课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编者对一组教材的整体设计意图。对一组教材而言,有着统领全组,目标定位、学习导航等重要功能。因此,解读单元导语,把握编者意图,对于一组教材的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遗憾的是,课标教材的这一编写特点和导语的功能、作用,在不少教师那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习惯于一篇篇课文的解读,而且是孤立解读,没有把一篇篇课文放置在一组教材之中,没有在单元导语的统领、“烛照”下进行解读,因而在教学中就经常出现误读跑偏和“没有航标乱行船”的状况。如果不顾及单元导语的这种教学功能和作用,那就不是课文的教学了(有的课文与单元主题不匹配的情况可能有,但一定很少,另当别论)。
  三是课文(作品也是如此)主导倾向与个性化解读、独特感受的关系。无论是课文还是作品,它一定有其主导倾向,即思想内涵的稳定性。我们在解读的时候,要把握它的这种稳定性、主导倾向。个性化解读或独特感受主要是读者结合自身阅历、切身体验等的结果,也是一个读者阅读能力的体现,应该给予鼓励或肯定。但是,我所看到的个性化解读、独特感受,常常是解读不到位或跑偏的缘故,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解读或独特感受。注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应该读出的是“哈姆雷特”,不是“贾宝玉”或“猪八戒”什么的。这就是课文思想内涵的稳定性。
    

,关于《伯牙绝弦》一课的主题与教学定位

《关于《伯牙绝弦》一课的主题与教学定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