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小学语文知识点初三语文文言文的复习与应考
初三语文文言文的复习与应考

初三语文文言文的复习与应考

05-10 23:53:23  浏览次数:545次  栏目:小学语文知识点
标签: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小学语文复习知识点, 初三语文文言文的复习与应考,http://www.dbk123.com
  四、认真学好教材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要从教材出发、要以教材为基础的问题,这一点很重要。抛开教材,另搞一套,费时费 力,效果也不一定好。现在实行“一纲多本”,高考命题不与教材直接挂钩,因而有人对“本”的作用产生怀 疑。其实是“离本不离纲”,而“本”总要体现“纲”的需求。近年高考文言文全都选自课外,而实际上又差 不多都可以从课文中找到根据。
  2001年的试题直接考查了6个实词。“允”、“副”比较一般。“恪”有一点难度,而初中教材《制台见洋 人》中却见过它:“一直是恪遵功令,写的是小字。”“致”做“取得、得到”讲,现代汉语中没保留这个意 项,而古文中是常用义项,中学语文课本中也见过:“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勤” 做“辛苦”讲,教材出现过多次:“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勤而无所,心有悖心”(《崤之战 》),等等;“勤”做“勤恳努力”讲,教材也见过:“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皇上 欲开懋勤殿设顾问官”(《谭嗣同》),“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海瑞传》)。“徇”做“从,曲从 ”讲,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住,如“徇私情”,“以身徇国”,就是“以身从国”,“一切都服从国家利益 的需要”;“徇”通“殉”教材中没出现过,而“殉”的本字是见过的:“吾誓与城为殉”(《梅花岭记》) 。再看知识性词语的题目。“奉洒扫”,“奉”有“承受、接受”之意,《出师表》“奉命于危难之间”的“ 奉”就是这个意思;而“洒扫”一词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见过:“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用的小丫 鬟。”“先君”一词,教材也出现过:“先君子尝言”(《左忠毅公逸事》);而且“先”的这个用法,教材 中出现过不止一次:“思厥先祖父”(《六国论》),“姬,先太母婢也”(《项脊轩志》)。“承袭茅土” 的仪式,在《土地》一文中提到过,课文还加了注解。只有“夜分”,在现在的教材中不曾见过。
  教材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积累词语和各种必要知识的根据,它也是培养语感、训练思维的凭借。语感, 是对语言的一种直接感受能力。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凭借的常常是语感,而不是明确的理性思维,语感强的人 ,用不着做什么语法分析、逻辑推断,而能“直觉”地把握语意,体味情调,分出正误以至优劣。所以,培养 语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一环;而语感的形成,又只能靠阅读的实践,特别要靠精读的实践。我们强调学好 教材,就包括着要“读”好教材,要诵读,熟读,好的篇章要能背诵。前面我们还专门提出要“训练科学的思 路”,这思路的训练也是要靠学习教材来进行的。
  下面举出《屈原列传》(见高中语文第六册)中开头的两小段,具体说说如何积累知识,如何训练思路, 同时也涉及“历史观念”的形成,语感的积淀。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 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 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  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 而疏屈平。
  读第一句就要注意到,“屈原者,名平”,“原”是什么?是他的“字”。而且,“平的地面”为“原” ,由此看出古人“名”与“字”在意义上的某种联系。“楚之同姓 也”,很容易误解成楚王也姓“屈”。注解 说“屈、景、昭氏都是楚国的王族同姓”,这是注而未明。但我们可以意会到“屈”是“氏”,而不是“姓” ,楚国王族姓“芈”。先  秦时期,“姓”是氏族(或“部落”)的标记,它标志一个

www.dbk123.com 人由哪个氏族出生,故称 为“生”,又由于在母系社会知母不知父,所以加“女”字边,写作“姓”。而“氏”是家族的标记,以什么 为“氏”就有不同的办法,“屈”就是以封地名为“氏”。后世说的“姓”一般就是先秦所说“氏”。这是知 识,也是一种历史观念。这两段中,有些词要格外注意,如“害”(嫉妒)、“属”(zhǔ,写作)、“伐 ”(自夸)等。还有“接遇”、“造为”、“宪令”都是同义、近义词连用,两个因素可以“互解”。
  这两段文字中有两个地方都容易以今例古,囫囵过去或者弄错。一是“出”与“入”,这两个字太熟悉了 ,谁都不会感到理解上有困难。其实这里有误区。这不是一般“进入”、“走出”的意思。古文中“出”、“ 入”相对,一般指国内、国外,或家内、家外。“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这都是明证。本文中实际是说屈原“在国内”和“在国外”内政 、外交两方面的活动。这正是“王甚任之”之“甚”的具体表现。再一处是“夺”跟“与”。课本注“夺”为 “夺取”、“与”为“给”,粗粗一看也通了。但揆情度理,就感到有问题:起草宪令是国王交给屈原的任务 ,上官大夫“夺取”它干什么?这不是过于莽撞而毫无意义的举动吗?其实,在文言文中,“夺”和“与”都 还有另外的常用义:“夺”即“削除”,“与”即“赞成”。屈原写的宪令是“未定”之草稿,上官大夫看了 之后觉得有的条文与己意不合(或许是故意挑衅),要求“削除”,屈原“不赞成”,于是上官“谗之”。这 才合乎人情,顺乎事理。当然,这里又有一个观念问题:没有历史观念,习  惯于以今例古,就不会“发现”问 题,当然也就无从解决问题。
  如果这样阅读,教材所发挥的作用就大了

上一页  [1] [2] [3] 

,初三语文文言文的复习与应考

《初三语文文言文的复习与应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