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案例分析锻造语文素质的“合金”——《生命的掌声》教学案例与分析
锻造语文素质的“合金”——《生命的掌声》教学案例与分析

锻造语文素质的“合金”——《生命的掌声》教学案例与分析

11-15 19:43:59  浏览次数:323次  栏目:小学语文案例分析
标签:小学语文案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锻造语文素质的“合金”——《生命的掌声》教学案例与分析,http://www.dbk123.com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运用能力,同时也不能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目标。那么如何读书,如何感悟,这并不是把书交给学生,一个“读”字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教师遵循阅读理解的心理规律,一步步引导。下面是我校校级教坛新秀后选人郑海英老师教学中的几个环节,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案例
  环节1:
  师:这个故事中写到了两次掌声,请找到这一小节读一读。
  出示这一小节:
  英子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摆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随即又响起了一阵掌声。英子很礼貌地向老师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摆地走下了讲台。
  师:用——画出写两次掌声的句子,个别读,(注意读出第一次掌声的热烈、持久)。对英子来说,哪一次掌声显得更重要?为什么?(联系实际情况来理解)
  环节2:
  出示句子: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自由读——个别读——比赛读——齐读)
  在读的过程中,老师进行了引导,共同讨论并确定了朗读的重音、停顿。
  如果此时你是英子,你会怎么做?
  环节3:
  其实这个故事并不完整,在第4小节和第5小节的中间还有内容,是老师把它去掉了,同学们能想象一下,这里会写些什么?(个别说)
  是的,英子的变化,英子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请你动笔写一写。(学生小练笔,教师巡视)
  案例评析:
  在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中,郑老师根据课文的发展线索,通过一个个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朗诵、思考、表达抒发,架设了一条渐入佳境的通道,很好地实现了主导与主体的统一,语言的理解表达与思想道德熏陶的统一。
  1、抓住主线教学,摒弃繁琐分析。揭示课题后,郑老师没有一段段的进行繁琐分析,而是抓住了课文的主要线索,即两次掌声展开教学。通过“哪次掌声更重要?联系实际说说原因。”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认真细致读书,感知课文语言文字,在大脑深处主动地进行“内加工”。学生交流后,把感受再次转化成“语言”,通过联系实际来体验第一次掌声对英子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感受的精细化。在感受第一次掌声对英子重要性的基础上,老师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体验“如果此时你是英子,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把自身的情感、思想融入作品内容,进行情感和理性的加工。语文不排斥“体验”和“分析”,只是反对机械的“穿靴戴帽”。有了前一步(第一次掌声给了英子信心、鼓励、力量)的理解,再结合自身的感受,学生很容易把握其精神力量。
  2、以读为本,训练语感。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领悟的综合体现。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反映了该学生的语言素质。而朗读训练是训练学生语感的最佳方式,采用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本课课文中“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这个句子,很容易体会当时英子害怕、矛盾的心里,同学们都跃跃欲试,老师顺水推舟,将学生的兴趣继续点燃。通过自由朗读、比赛读、齐读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不断纠正学生朗读中的不足。纠正的过程,就是老师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过程,从而体现了以读为本、训练语感的理念。
  3、情动辞发,创设补写环节,深化感情,一举多得。当同学们都在为英子喝彩时,老师设计练笔机会,让学生补写第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之间的内容,即英子的变化。课文本身的情节造成强烈的情感共鸣,作为读者的学生也自然有万千感慨要表达。通过补写促使学生对课文文字进行求索,入境体悟,与文中的“我”合而为一,对当时已有的感受加以梳理,既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又促进学生感情的深化,心灵得到熏陶。一个环节蕴涵了多项教育功能。
  素质是一种“合金”。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机械训练,既要有知识技能方面的练习,也要深入学生精神、品格这样的心灵深处。我们的语文教育只有带领学生进入了这样美好的境界,才称得上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锻造语文素质的“合金”——《生命的掌声》教学案例与分析

《锻造语文素质的“合金”——《生命的掌声》教学案例与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