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小学语文案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曼谷的小象》(两课时)课堂实录,http://www.dbk123.com
师:好啊!
生:在曼谷的一个清晨,天笼罩着雾,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簸,忽然汽车的轮子掉进了泥坑,正在我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阿玲带着她的小象出现了。阿玲指挥小象帮我们拉出汽车,又指挥它帮我们冲洗汽车。(众人鼓掌)
师:非常好,大家都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吧?
生:知道了。
师:光知道这个不行,这是表面的故事,这故事背后还藏着东西呢?你们可能还不知道藏着什么东西吧?
生:不知道。
师:要想知道故事后面藏着的东西,得依靠想象,我下面要说一段话,大家一边听,一边想象。我说什么内容,你就想象什么内容,最后看看有什么感觉,跟着感觉走。好,大家闭上眼睛听,(教师轻柔徐缓地,极富描述性和追忆性地说)绿油油的禾田,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点缀着淡淡的紫色的野花。天上飘着彩色的雾,橘红色的、金色的、紫微微的。一个妇女,穿着绣花上衣,白底红花的裙子,微微一笑,满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小象身上的铜铃那么悠扬悦耳。阿玲和小象帮人拉汽车、洗汽车;人家谢她,她又是微微一笑,走了,走进了彩色的雾中。——好,睁开眼睛,告诉我,你感觉到故事后面藏着什么了吗?
生:我觉得这个故事处处都很美。
师:太棒了!整个故事所描述的环境,所描述的事件,和所接触到的人物,都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呀?
生:美。
师:大家很会想象,把故事后面藏的东西都给感觉出来了。大家既然感觉出来了,那我们就像刚才我说的那句话,跟着怎么样?
生:跟着感觉走。
师:你们各自拿出一支笔来,现在可真要跟着感觉走了。你好好地一句一句地往下默读,去课文中进一步寻找美、发现美,把“美”勾划下来,再有感情地读出来,欣赏这个美,好吗?先要好好默读,体会。(学生开始默读)
师:谁已经找到了美就坐好,没找到的继续看看书。已经找到的想想该怎么说,我叫谁,就站起来这样说:第一句话是我觉得什么什么很美,然后把你认为美的课文读出来。读得也要美,叫人感觉也很美,要有感染力,能做到吗?
生:能。
师:先别吹牛,我先听一听。
生:我觉得曼谷的野花、草地和海边都很美。(读)“绿油油的禾田……一直延伸到海边。”
师:大家认为他读得够美吗?
生:不美。
师:心里觉得美没有读美,发现你的缺陷没有?读课文差点,理解能力有,发现问题能力强,就是不会读,不会表达,这就是你的缺陷。以后这方面要努力。大家是不是也觉得这一段确实很美。
生:是。
师:谁能美美地把它读出来?
生:(读)“在曼谷近郊……延伸到海边。”
师:够美吗?
生:不够。
师:大家还不太满意。
生:(读)“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
师:(打断)等一下,我有点迫不及待了,她读得是不是很美呢?
生:是。(教师请刚才读的学生继续读)
(此生继续读至“延伸到海边”,教师随机指点)
师:读得确实很好,只是有一点:你这“延伸”只能延伸五里,能延伸到十里吗?(学生答能。教师请她再读一次,要延伸到十里)
生:(读课文,但“延伸”仍没有读得很远)
师:大家想一想,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野花的草地,你喜欢这么小一片的呢?(做手势一小片)还是一望无际的一大片?(生答:大片的)能把这么美的景色读到二十里,让它延伸到海边吗?大家一起读,看着我的手。(生读,教师打拍子指挥)
师:嗯,好多了,快到二十里了,(众笑)再读一次,特别注意(范读)“一直延伸到海边”。
(学生再读)
师:好,够二十里了,这次一下子读到五十里!(众笑)行吗?
(学生再读,效果不错)
师:真的延伸了五十里。我问你们,我们从五里读到十里,又读到二十里,五十里,这正是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呢?
生:延伸。
师:对,延长,伸展,好,我们集体再读一次。(生再读一次)课文上说“点缀着野花”这个“点缀”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哪,是不是这样:(到黑板前解说)这黑板好比是那片草地,上面从这边到那边,密密麻麻地种满了花。“点缀“是这样的吗?
生:不是。
师:那就是在草地上从这边到那边整整齐齐地种了一行,是吗?
生:不是。
师:也不是?那点缀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有学生举手)好,你过来,给你这支粉笔,你在这片草地上(指黑板)给点缀一下。
(学生在黑板上无规则地画了一些小圈儿)
师:点缀是这样的吗?
生:是。
师:啊,我知道了,(一边指着学生画的小圈)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点;有的地方密一些,有的地方稀一些,没有什么一定的规矩。这就是点缀吗?
生:是。
师:谢谢大家,你们给我讲清楚了什么叫点缀。说到这儿,你们已经发现了什么美?
生:绿油油的禾田美。
师:对,这绿油油的禾田是很美,你把它写到黑板上去。(学生板书“禾田美”)除了禾田美,还有什么也很美?
生:野花美。
师:你读一下这一句“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这句话是说野花呢?还是说草地呢?
生:是说点缀着紫色野花的草地。
师:你把那句话朗读
www.dbk123.com
一下。
生:(读)“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师:是写野花还是写草地?什么美?
生:草地。
师:对,什么样的草地?
生: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
师:(让刚才的同学上前来)你觉得在“禾田美”下面该写什么?
生:草地美。
师:对了,草地美。你来把这三个字写在黑板上。(学生写板书)趁热打铁,我们再读一次。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还发现了什么美了?再看看。
生:颜色美。
师:什么颜色?读,读得美美的。
生:“在曼谷近郊……延伸到海边。”
师:你还是读这两句,禾田因为绿油油而美,草地美是因为绿色的草场上,有野花,所以她说颜色美,也对,不过都包括在禾田美和草地美里了。对不对?看看还有什么东西美?
生:我觉得泰国妇女穿的衣服也很美。
师:你读读,我听听美不美。
生:(读)“后面跟着一位……白地红花的裙子。”
师:这个阿玲糟糕透了,只是穿的衣服很美,你要是觉得还有别的美,就继续读。
生:(读)“走到车前……整齐的牙齿”。
师:对。阿玲是不是光是衣服美呀?
生:不是。
师:作者写她穿的衣服美,又让她张嘴微微一笑,露出两排洁白整齐的牙齿,美不美呀?
生:美。
师:那么可以整个儿说阿玲这个人怎么样啊?
生:很美。
师:(叫一学生上黑板写“阿玲美”)好了,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儿。
【第二课时】第一部分
师:刚才这位同学发现了阿玲很美,他读了阿玲的穿着打扮和她的笑容。大家打开书,再看看这一段。这一段他读了,读得还不够太美。你们再把这段练习一下,看能不能比他读得还美。(学生各自练习)
师:大家一起来读。(学生齐读至“整齐的牙齿”)
师:嗯,挺美,你们是不是觉得读一个妇女,就应该温柔一点?
生:是。
师:所以就太温柔了,再响亮一点,开始。(学生一起重读,教师时而指导)
师:阿玲就这么美吗?就外表美吗?还有别的地方没有?
生:她的心灵美。
师:读一读我听听怎么美。
生:(读)“阿玲绕着汽车……泥坑的轮子。”(其间,教师纠正了一个读错的字,并解释了读错的原因)
师:他读得比较吃力,谁能读好?(指一位学生起立)谁想当阿玲?(众笑)好,你来,阿玲来,到台前来。我当小象,(众大笑)啊!和这位阿玲站在一块儿,我不像小象,倒像只大象。(笑声)不管像不像,我还是小象。这是我的长鼻子,(指右臂)这是我的大耳朵,(顺手拿了一本课本,放在脸旁)你(指站起来的学生)来读课文,你(阿玲)做动作。她读一个动作,你做一个动作。读得慢一点,留给阿玲做动作的时间。啊,还缺一辆汽车,就用它代替吧!(搬了一个坐凳放在台边)好,开始。(学生慢读,阿玲表演,笑声不断)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曼谷的小象》(两课时)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