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在体验中建构 在建构中发展——听王岚老师《平均数》有感
在体验中建构 在建构中发展——听王岚老师《平均数》有感

在体验中建构 在建构中发展——听王岚老师《平均数》有感

04-02 15:39:18  浏览次数:332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标签: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在体验中建构 在建构中发展——听王岚老师《平均数》有感,http://www.dbk123.com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1、在生动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平均数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认识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2、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能运用移多补少和先求总和再平均分的方法求出平均数,并感悟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3、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4、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准备:课件、统计图板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游戏

师生飞镖对抗游戏。

谁射得比较准?你怎么知道的?

二、创设情境

1、王老师班上的小朋友也很喜欢玩游戏,瞧!第一小队的4名男生和5名女生正在进行套圈比赛呢!每人套15个圈,比赛的成绩是这样的:左边的统计图表示男生套中的个数,右边的统计图表示女生套中的个数。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男生说是咱们男生套得准,女生说是我们女生套得准,到底是男生准一些还是女生准一些?看来,各有各的观点。观点不同,很有研究的必要。

[评析]生动的比赛游戏情境,各执一词的观点,激起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探求,让所有学生都饶有兴趣的进入新知探究。

三、探究新知

(一)问题探究

1、我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友情提醒:

(1)    在组长的带领下,各组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操作或计算。

(2)    对这些观点进行讨论,可以支持也可以反对,在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小组意见。

(3)    把小组讨论的过程记录在研究纸上。

                        小组记录研究单

 

哪个队准

理由

支持人数

反对人数

反对理由

观点1

 

 

 

 

 

观点2

 

 

 

 

 

观点3

 

 

 

 

 

观点4

 

 

 

 

 

   经过讨论,我们小组认为_____套得准。

2、小组交流:

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相应小组进行交流。

预设观点:

观点一:不能比。理由:男生有四人,女生却有五人。

观点二:女生赢。理由:总数多或者最大数比较大。

观点三:男生赢。理由:比较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陈述观点,说明理由。

再现  不能比——能比 比最大数、总数——比平均数的探索过程。

从学生的回答中提炼出人数不同不能比总数,把多的移一点给少的移多补少,平均数等观点、方法、概念。结合提问为什么第一次求男生除以4,而女生却除以5?

我们用移多补少、先合再分的方法找到的这个数就是它们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比如:7就是……的平均数。这个7表示什么?是男生每个人真的套中了7个吗?

3、现在你能看出男生和女生哪个队套得准一些了吗?是谁帮助我们圆满解决这个问题的?

4、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从比最大数不合理到比总数不公平到比平均数,我们正经历着一个“提出方案,自我否定——提出方案,自我否定……提出方案,合理解决”的过程。科学研究也是如此。感谢提出比最大数和比总数的同学,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视野才更广,研究才更深入。

[评析]学生在质疑、讨论、分析、交流中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平均数对一组数更有代表性,比较公平,初步建构了平均数的概念,并提升了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思维品质。

三、巩固练习

(第一层次)

1、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发现我们的同学合作能力非常强,我相信每一个小朋友独立操作的能力一定也不会差。打开数学书93页想想做做第1题。

你能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吗?请一位同学上台摆。先摆第一个笔筒,再摆第二个笔筒,都摆完了吗?

平均每个笔筒有几枝铅笔?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动作非常快,能把你的方法和大家交流吗?除了移多补少,还有办法吗?在书上写一写。你是怎样做的?

对于这个问题,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容易?

2、有三条漂亮的丝带,平均每条丝带长多少厘米呢?

你这次准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不不移多补少了?做在94页上。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你的方法?

3、我们已经能够很快地求出丝带的平均长度,这三杯饮料的平均高度大概在什么位置呢?谁愿意上来用鼠标点一点。有和他想的不一样的吗?王老师也来估计一下。为什么不同意?

到底谁估计得更准确呢?出示刻度:5厘米,25厘米,15厘米。

你能想出办法吗?

还是小朋友们估计得准确,你们能不能教我个办法,让我也能估计得准一些?

[评析]这一层次练习,数形结合,从形象直观的铅笔、彩带、橙汁到抽象的平均数计算,并在其中强化移多补少的思想,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与各个数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学生对平均的感知,使得学生对平均数的概念有了更完整建构。

(第二层次)

1、平均数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在学校里就能找到平均数。

(1)学校篮球队队员平均身高160厘米,王老师班上有位同学篮球打得特好,可他只有155厘米,他说自己是校篮球队的,你觉得可能吗?

(2)校篮球队就要参加市篮球对抗赛了。王强和李明球技都不错,究竟让谁作为主攻手出场呢?下面是两人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15个定点投篮的统计图。

2、走进生活,广告上也有平均数。

人才市场有这样一则广告:本公司长期招聘职员,待遇从优,月平均工资3000元。小李看到这则启事也一下子动心了,一去面试还真录用了!认认真真干了一个月,月底老板给他发工资了。小李就准备拿3000元了,可是拿到工资小李惊呆了,明明月平均工资是3000元怎么自己只拿到500元呢?

         公司月工资一览表

总经理     副经理     会计      秘书     小李    平均工资

6000       4000       2500      1000      500       3000

看到这里,你想对小李说些什么?

[评析]从课堂走向生活,平均数的广泛应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平均身高、选择队员、广告应聘让学生体验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发展了学生的统计知识应用意识和能力。

[1] [2]  下一页

,在体验中建构 在建构中发展——听王岚老师《平均数》有感

《在体验中建构 在建构中发展——听王岚老师《平均数》有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