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开放的课堂 灵动的思维——《找规律》听后感
开放的课堂 灵动的思维——《找规律》听后感

开放的课堂 灵动的思维——《找规律》听后感

04-02 15:39:10  浏览次数:248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标签: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开放的课堂 灵动的思维——《找规律》听后感,http://www.dbk123.com

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着实践、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人格培养与熏陶的过程。课堂里绝不仅仅安排一些智力操作活动就好了,而要观察学生在这种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听了贲友林老师的《找规律》这一课,受到不少启发,同时也让我反思着自己的教学。

一、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实践的机会

贲老师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探索时空,让学生在尝试探索、倾听认可、正确与错误的思辨中,激起思维的浪花,涌起创造的灵感,实现思维的灵动。

在探索拿两张连号的电影票中,学生呈现多种多样的方法,有的学生画圈,有的学生连线,有的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借助于第一习题的尝试练习、信息交流,无声地传递了学习方法,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贲老师将找规律的过程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在后面拿三张、四张、五张……连号票时,学生的方法不断趋向统一,后来上台展示的学生都能采用按顺序平移的方法。每一次不同的张数,都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操作,使学生在直观形象与抽象规律之间得到充分的体验,从而加深了对规律的理解。

二、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

第二次移动三张连号的电影票时,已经有学生概括出了10—(3—1)这样一个抽象的式子。 这时我想,贲老师肯定不会想到学生会这么快就得出这样一个抽象的算式吧,下面是不是该引导学生完善这个规律与总数n、张数a之间的联系,得到n—a+1这个式子呢?然而,让我始料不及的是直到一节课结束,都没有出现这个算式。接下来的探索贲老师引导学生对10—(3—1)这个算式作了进一步简化,学生能直接说出10—()种不同的取法,自然而然的得到这个结论。整个探索过程都是随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学生理解的角度上得出结论。 教师没有加以强调,学生为何自己能加以调整呢?关键是在相互的学习中、启迪中,萌发了灵感。而一个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结合教学目标的体现顺利完成一堂课的教学,这需要多么精心完善的课前预设,多么灵活的课堂调控力,多么睿智的课堂教学机智。反思自已的课堂教学,能否灵活的掌控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还要不断地、更多地反思和实践。

三、善于用数学眼光捕捉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新教材已经大大增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让生活问题走进课堂,培养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的习惯已成为众多数学老师的教学追求。因此,作为一个数学老师,要善于用数学眼光捕捉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从买连号的电影票到国庆假期陪女儿三日游,到最后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购物街框数、转盘猜价格,整堂课都充满了生活气息,为学生找到规律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景、问题情景,通过适时的引导启发,使学生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能尝试用规律解决问题,提升对规律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倍感亲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想:有了开放的课堂,才有灵动的思维。教师正确的学生观、价值观无疑是获得课堂成功的关键所在。孩子在习得知识的同时,科学的方法,求真的态度已经根植心中,这难道不正是我们的教学追求吗?

,开放的课堂 灵动的思维——《找规律》听后感

《开放的课堂 灵动的思维——《找规律》听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