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建构—解构—重构《分数的基本性质》听课反思
建构—解构—重构《分数的基本性质》听课反思

建构—解构—重构《分数的基本性质》听课反思

04-02 15:36:13  浏览次数:927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标签: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建构—解构—重构《分数的基本性质》听课反思,http://www.dbk123.com

下午参加了我们高数组的教研,听了王老师为我们演绎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感触颇深。在研讨的过程中,使我想到了丁杭缨老师从法国画家弗朗索瓦.米勒的名画“拾穗”谈起,向大家阐述了“建构——解构——重构”。那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想整节课可以采用“建构——解构——重构”这一教学模式来进行。

一、建构: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与思维方式

王老师在导入时采用了财主分地,大儿子分到1/3、二儿子分到2/6、三儿子分到3/9,先让学生猜想他们分到的地是否一样多,(接下的设计我想可以改成)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通过用手上的三个一样大的正方形代表地来进行折一折,涂一涂,从而得出三块地的大小是相同的。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通过比较形象的图形得出了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二、解构:学生在矛盾中重新审视得出的结论

当学生的脑子里已经初步有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模型时,让学生举出上面的例子,学生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此时教师要发挥自己独特的地位——主导作用,问:是否分子分母只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就真的不变?学生的认知失去了平衡,发生了矛盾。从而对上面得出的结论进行剖析,得出0除外。

三、重构:学生在应用中进行重构

学生经过了建构到解构的这一过程,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理解,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重构,提问:“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当学生深入的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而且在应用中让学生再度重构新知,进行理解:“把2/3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建构—解构—重构《分数的基本性质》听课反思

《建构—解构—重构《分数的基本性质》听课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