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玩”中学知识 “悟”中明方法
“玩”中学知识 “悟”中明方法

“玩”中学知识 “悟”中明方法

04-02 14:42:23  浏览次数:699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标签: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玩”中学知识 “悟”中明方法,http://www.dbk123.com

本学期学校朱婧和刘余欲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了《认识钟表》和《6的乘法口诀》两节课,朱婧老师在课中热情活泼,刘余欲老师沉着有序,两节课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教师放手让学生“玩”,引导学生“悟”,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真正使学生在“会——知道——能”的转变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落到实处,课堂精彩纷呈。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识钟表》的教学中朱婧老师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钟表的认知,让学生观察学具钟,完全让学生自己观察,并说说自己发现的小秘密,老师在其中进行引导。学生在这个环节也表现的很好,详细的汇报了自己的发现。在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教师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课中朱老师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玩”钟面模型,然后观察、交流,以及练习、比较,让学生“悟”出整时就是“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让学生观察后,教师引导学生去总结归纳,注重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二、 重视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

“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根据学习知识的性质特点,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课中教师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学具钟面,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拨一拨,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学习。整节课教师给了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及时反馈交流,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在《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刘老师在新授部分也是勇于“让位”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当学生在看金鱼图理解了几个6的意义后,教师又引导学生从1个6是多少,算到3个6一共是多少后,大胆放手让学生想象摆4条鱼、5条鱼、6条鱼各要多少个三角形。体现教师由扶到放的教学思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接着又让学生根据刚才亲身经历的学习过程,借助学习1——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自主编写6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个性和运用已有经验学习新知的能力,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引导孩子说话”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的一点,特别是课堂上,教师不仅要鼓励孩子说话,更重要的是应耐心等待,让其把话说完,教师的耐心是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没有耐心,教育必然失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数学语言表达还不是很完整,特别是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互相转化时,教师要耐心引导纠正,如朱老师的《认识钟表》课中,学生认识了时针、分针后,明白“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但由于学生在短针、长针的直观影响下,还有一部分学生习惯性地说“短针”、“长针”。接下来学生在认识整时后,“3时”、“ 4时”学生也仍然口头描述为“3点”“4点”,这时朱老师每次都是很耐心地给学生纠正,让学生反复的说,直到学生改正为止。我觉得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低段教学中这样让学生在说数学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思维,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

四、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与激励

赏识激励,让学生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位年轻教师的教学中都是始终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获得成功的体验。课中两位老师适时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真是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我也挺佩服你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增强自信心,为他们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低年级的学生只有在新异的、生动的刺激下,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长时间的集中学习会让他们感到疲劳,所以两位教师的教学从课前的情景创设到课中的探究活动,再到课后的游戏练习,都是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学后“悟”方法,这样,既让学生放松,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玩”中学知识 “悟”中明方法

《“玩”中学知识 “悟”中明方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