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余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一、基本情况:
数学教研组1-6年级有30个教学班,由18位数学教师组成,集合了老、中、青三代。数学教研组工作有一定特色,现代教研教学工作力度有所加强,并取得初步成效,素质教育和教改已进入更深阶段,数学教学质量有一定提高。
二、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室工作要点为指导,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围绕教研组的科研课题,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工作目标:
1.教学质量新提高。各学科及格率、优秀率均达教育局规定指标,争取名列前茅。
2.师徒结对,以老带新,让本组教师成为一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数学教师队伍。
3.狠抓创新教育,加强数学课堂改革力度,提高现代教学水平,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加强备课组、教研组活动力度,在全组形成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教育之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协助教导处抓好毕业班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
四、工作要点:
(一)总结反思,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1.总结一年来的课改得失,从思想观念、课堂教学和考核评价等各个层面上进行反思,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比较分析。继续加强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全面深刻地领会课程标准的精髓与要求,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注重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恰当地把握教学目标,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内涵,掌握新课改对学生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到课改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勤于研究、勤于研究、勤于总结,确保课改实验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教研组分低、中、高三个备课组每周定时进行教研活动,组织有关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新课程标准培训及学科培训,并在回校后作幅射培训、组织教师对课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等。
3.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把课改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思想上要趋于以学生为本,能力为中心、活动为重点;过程上趋于开放和灵活;组织形式上要趋于宽松民主;评价上要趋于多元。课堂教学目标要重新定位,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除关注学生的一般能力外,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意志、毅力等。
4.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优化课程实施。要通过比较,研究新老教材的变化,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让全体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开展实践,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法和学法。低年级教师要用好上好新教材,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有趣的、快乐的,真切地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余年级老师也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5.以课程为抓手开展课题协作活动,以“小学数学学科的课程整合”为主课题,创设合适的外部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为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独特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6.加强课改过程管理,制定好课改实施计划,明确课改目标、内容、方法和研究课题,加强集体备课,针对课改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说课、评课、撰写教学随笔等多种形式的反思,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7.关注评价改革,继续试用市教研室制订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做到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并重,保证教学行为改革和教学效果的统一。要特别关注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提倡学习评价的多样性、趣味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二)抓实常规,努力推进校本教研
1.加强教研组建设
(1)教研组。A、有计划:组长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以及教导处工作计划、结合本组、本学科的特点,制订教研活动计划。B、有数量:每两周组织一次活动。C、有质量:以课改研究为重点内容,依托课堂教学,每次活动有中心议题,有主讲老师,大家有收获。
(2)备课组。A、备教学方法。如同一内容的不同教法,不同课型的不同教法,某种课型的典型教法。B、备作业设计。精心设计作业练习,备课组内作业相对统一,压缩死记硬背知识,增加综合能力检测内容,实施弹性作业。C、备命题测试。加强命题研究,努力吃透课标、教材精神,编印质量较高的测试卷。每周活动一次。
2.抓好学生作业质量。学生作业,一方面反映了老师的教学情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此,要求老师作业布置精当,批改及时、认真,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低年级:
$False$,教研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