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言辞是行动的(de)影子。——德谟克利特。——《人生格言》彭长城编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
95、发自内心的(de)话,就能深入人心。尼扎米——《人生格言》彭长城编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
96、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契诃夫——《人生格言》彭长城编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候成彬
97、以“我(wǒ)”为主的(de)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减少孩子的(de)抵触情绪和(hé)对抗心理,孩子的(de)某个行为错了,与其直接批评他(tā),不(bù)如说出这种行为给别人带来的(de)感受,还可以避免攻击孩子的(de)人格。——《教子良方——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与性教育》杨霞、张元著知识出版社1995年出版
98、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hé)声音的(de)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de)时候,我(wǒ)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de)人了。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303页
99、用“我(wǒ)”代替“你(nǐ)”开头,可避免对学生指责批评和(hé)攻击,如“我(wǒ)真担心,你(nǐ)回来这么晚,我(wǒ)以为你(nǐ)有什么事”。——《教子良方——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与性教育》杨霞、张元著知识出版社1995年出版
100、善意、尊重的(de)原则;师生共意原则;协调一致原则;自我(wǒ)意识原则;意识调控原则;积极作用原则;程序控制原则。——《成功愉快教育全集》孙锦涛、纪登训、王大凯、章叶英新华出版社。
101、语言本身蕴含着巨大能量,这可以帮助解决情感表达的(de)问题。雅科布松《情感心理学》
102、寄希望于言语之间,相信你(nǐ)能吸取这次教训,发挥你(nǐ)的(de)聪明才智……廖建华——黎燕丹
103、能引起学生兴趣的(de),不(bù)是某种专门附加的(de)东西,而是教材本身……善于提示已知的(de)东西与新的(de)东西的(de)深刻的(de)内在联系,这是激发兴趣的(de)诀巧之一。——《公民的(de)诞生》苏霍姆林斯基
104、“教师要以慈父的(de)态度对待学生”,即使“在纠正学生的(de)过失时,既不(bù)能讽刺挖苦,也不(bù)应辱骂。有些教师在责备学生的(de)过失时好象是在嫌恶学生,这就会挫伤学生勤奋学习的(de)积极性”。——《昆体良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
105、而在情感教学中,还要强调教学言语的(de)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情感和(hé)感染力,甚至有一定的(de)幽默感,以便使讲课言语不(bù)仅能传知,也能传情,获得(de)科学性和(hé)艺术性的(de)完美统一。——《情感教育心理学》卢家楣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信长江
106、无声的(de)表情具有的(de)交际效果是有声言语的(de)五倍。——《奥妙的(de)人体语言》汪福祥中国青年出版社
107、只有热爱科学的(de)人出现在学生面前,才能唤起学生的(de)情绪、情感。——《给教师的(de)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108、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de)。——《蔡元培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
109、教育的(de)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nǐ)所教的(de)东西。——《爱弥尔》卢梭商务印书馆。
110、丰而不(bù)余一言,约而不(bù)失一词。——《教学方法现代化研究》商继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1、在影响学生的(de)内心世界时,不(bù)应挫伤他(tā)们心灵最敏感的(de)一个角落—人的(de)自尊心。——《给教师的(de)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王占
112、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hé)声音的(de)运用上能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de)时候,我(wǒ)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de)人了。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303页
113、用“我(wǒ)”代替“你(nǐ)”开头,可避免对学生指责批评和(hé)攻击,如“我(wǒ)真担心,你(nǐ)回来这么晚,我(wǒ)以为你(nǐ)有什么事”。——《教子良方——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与性教育》杨霞、张元著知识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30页。
114、善意、尊重的(de)原则;师生共意原则;协调一致原则;自我(wǒ)意识原则;意识调控原则;积极作用原则;程度控制原则。——《成功愉快教育全集》孙锦涛、纪登训、王大凯、章叶英新华出版社。
115、语言本身蕴含着巨大的(de)能量,是可以帮助解决情感表达的(de)问题。——雅科布松《情感心理学》
116、寄希望于言语之间,相信你(nǐ)能吸取这次教训,发挥你(nǐ)的(de)聪明才智……廖建华——田小瑞
117、妙唱非关舌,多情岂在腰。只要发自内心,出于自然,什么样的(de)语言都能取到好的(de)效果,那种皮相的(de)“深情款款”,只会令人反胃。——龚华——龚华
117、教师要具有情感吸引力,就必须尊重学生人格,不(bù)必须尊重学生人格,不(bù)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的(de)过失能理智分析、正确引导,适当给予宽容和(hé)谅解;对后进学生能用超常耐心去感化和(hé)挽救;对学生群体中出现的(de)问题,不(bù)偏不(bù)袒,公正无私地(de)处理;当学生遇到挫折打击时,能亲如父母,及时给关怀;当学生对教师的(de)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时,能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de)为学生着想,做到与学生心灵的(de)相互沟通。这样,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亲切感,……——《人民教育》1999年第5期,李文华《教师要具有情感的(de)吸引力》
118、……对孩子们的(de)“在乎”,教师要给予充分的(de)尊重,充分尊重他(tā)们因为在乎而表现出的(de)种种需求,甚至是异想天开的(de)念头。否则,由于我(wǒ)们的(de)目中无人而导致的(de)急功近利行为,将会挫伤多少孩子的(de)心灵啊!……孩子们在乎教师给他(tā)的(de)一个微笑,在乎教师给他(tā)的(de)一个奖励,在乎教师给他(tā)的(de)一个改错机会……在这样的(de)过程中,教师是一个爱的(de)使者,用爱的(de)心灵去关注孩子们的(de)每一点需求,更能激励每一个学生,……教师尊重和(hé)珍视孩子们的(de)“在乎”,让学习变成孩子们最快乐的(de)事,让他(tā)们的(de)心空蔚蓝起来。这不(bù)是给予,而是对孩子的(de)真诚奉献。——《人民教育》2002年第2期戴振华《在乎学生的(de)‘在乎’》。——刘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