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语文阅读建构课外探究阅读主题,培养探究阅读兴趣
建构课外探究阅读主题,培养探究阅读兴趣

建构课外探究阅读主题,培养探究阅读兴趣

11-15 19:43:59  浏览次数:958次  栏目:小学语文阅读
标签:语文阅读文章,小学语文阅读练习题, 建构课外探究阅读主题,培养探究阅读兴趣,http://www.dbk123.com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和确定探究阅读主题,应让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使他们知识、技能与态度得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左右。如何引导学生实现这么大的阅读目标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探究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和探究的源泉。确定探究阅读的主题,培养探究阅读的兴趣是引导学生课外探究阅读的最佳途径。
  
  一、以课前预习为主题,培养探究阅读兴趣
  
  学校生活是学生的主要生活,但学校生活并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它只是学生生活整体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的另一部分,课前多引导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增强感性认识,增加阅读量。如何让学生确立明确的阅读目标探究阅读主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建构。
  1.关于作者生平的阅读搜集。课文中所涉及的作者,有的是现代的,有的是古代的;有的是国内的,有的是国外的,课前引导学生搜集这些作者的生平,学生将乐趣无穷。
  2.关于作者写作背景方面的阅读。在课前阅读,搜集作者的创作背景是十分重要的。特别像一些课文,如《再见了亲人》、《十里长街送总理》、《南泥湾开荒》、《十六年前的回忆》等等,这些课文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环境下产生的,只有在充分阅读作者的写作背景与动机之后学课文,学生对课文相关的时代及社会环境有所了解,对课文的重点理解才会更深刻,促使学生摆脱教学中单方的被动接受之苦。
  
  二、以课后的延伸为主题,培养探究阅读兴趣
  
  一篇课文学完了不等于学生阅读活动的终结。我们可以利用课后延伸这一阅读途径,以文章人物的进一步探究,以文章的局部(节选)到整体(原著)的阅读,以课内的疑问为课后探究,以作者的优秀作品的大收集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大量探究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培养学生独立的持续的阅读兴趣。
  1.课后人物性格特点的探究。也就是从局部(课文节选)到整体(原著)的阅读探究。如学了《草船借箭》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要想进一步深究懂天文地理,能识人心的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的才干,学生只有经过通读《三国演义》原著之后,才能更深层次地全面地掌握诸葛亮的人物特点。学了《詹天佑》一文,课后引导学生探究詹天佑的成材道路,搜集他对祖国作出了哪些巨大贡献等。因为探究性阅读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延长或深化阅读过程,相对于简化的课堂知识学习,它更深化了学习过程的深刻的、充实的、探究的经历和体验,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通过局部到整体的阅读,不仅在阅读量上有提高,而且具有阅读质的飞跃。学生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也得到满足。
  2.课后作者有关优秀作品的大搜集。搜集的过程就是学生的阅读过程,通过搜集这一阅读渠道,孕育学生获取知识的意识与乐趣。李白和杜甫谁写下的诗篇多?老舍写了哪些适合我们阅读的文章?冰心奶奶写了多少儿童文学作品等等,学生随着阅读量的深入,乐趣也会随之增强。
  3.课内疑问课后探究。所谓的课内疑问课后探究,就是那些仅靠课文局限性的内容,无法圆满答复学生的疑问的问题。课后问题的探究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寻中孕育着一种问题意识,亲自寻找并实践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能力并让学生从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建构激励机制,培养探究阅读兴趣
  
  激励学生阅读兴趣的最有效方法是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探究兴趣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如何使它不会因后天繁重的知识学习而丧失,我们可通过建立“搜集记录卡”、“探究故事会”、“读书汇报会”、“主题报告会”等形式,来保持学生的这个兴趣,满足学生学习成果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使学生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起有所创新和珍惜成就感的重要心理品质。
  ,建构课外探究阅读主题,培养探究阅读兴趣

《建构课外探究阅读主题,培养探究阅读兴趣》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