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
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8、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
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二、判断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2、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
3、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 )
4、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 )
5、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
6、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 )
7、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 )
8、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 )
9、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
10、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三、选择题。
1、下面的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 A )。
2、细菌对人类( C )。
A、有益
3、“脓”就是死亡的( B )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
4、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 A )衰老、死亡引起的。
A、细胞
5、霉有( C )种颜色。
A、1
6、生命体大都由( A )构成。
A、细胞
四、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
五、问答题。
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
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太阳晒;(3)低温保鲜;(4)放干燥剂。
一、填空题。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10、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二、判断题。
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2、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3、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 √
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 )
5、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6、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7、地球表面积是510067866千米。( × )
8、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9、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 )
10、1957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
二、选择题。
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C )。
2、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 A )圈。
3、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 B )照片。
4、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 )
5、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 B )年。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