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幼教文章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的朋友-蚕宝宝(推荐)
我的朋友-蚕宝宝(推荐)

我的朋友-蚕宝宝(推荐)

11-19 13:40:19  浏览次数:895次  栏目: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标签: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教案, 我的朋友-蚕宝宝(推荐),http://www.dbk123.com

3、出示范例——蚕

讲解示范头、体节、尾角、尾的制作方法

幼儿根据自己对蚕的不同程度的了解,有的制作出脚、有的点出气孔……

 

 

 
 
4、幼儿制作

           

   

5、启发幼儿想象:你的蚕宝宝在干什么?

A用小刻刀在桑叶上戳了好多小洞:“我的蚕宝宝东吃吃西吃吃。”        B:“我的蚕宝宝在划船。”C:“我的蚕宝宝大便了。”      D:“我的蚕宝宝在做游戏。”……
 
 

 

 

 

 

 



6、展示交流

请个别幼儿交流

幼儿相互交流

与老师交流

幼儿作品

 

 

 

活动八:蚕宝宝吐丝(探究类)

探究的问题:蚕宝宝为什么吐丝?它怎么吐丝?

蚕宝宝吐出的丝有什么作用?

探究活动:收集资料、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幼儿讨论:

1、蚕宝宝为什么吐丝?

A:它已经长大了。

2、它怎么吐丝?

A:它先爬到角落里,找个地方,准备吐丝。

B:它吐丝的时候头一动一动的。

C:它吐出的丝象蜘蛛网。

D:它用丝把自己包起来。

E:它的丝有的黄有的白。

3、蚕宝宝吐出的丝有什么作用?

A:能做围巾,做纸能画画。

B:可以做棉袄、被子、衣服。

C:丝能做布。

D:可以做丝袜。

……

探究结果:蚕宝宝长大了就会吐丝,蚕丝的用处很大。

 

 

 

活动九:蚕宝宝找妈妈(探究类)   配有活动录像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懂得要关心、照顾小动物。

2、知道蚕的妈妈是蚕蛾,初步感知蚕蛾的外形,引起幼

儿继续探索蚕的秘密的兴趣。

活动所需资源:

1、幼儿操作材料:图片(兔、猴、猫、狗等母子、蚕)

2、教师演示材料:自制课件(自编故事、FLASH)、多

媒体技术设备(电脑、投影仪、录音机)

活动内容及过程:

1、导入活动:帮小动物找妈妈。

师:还有谁没有找到妈妈呀?(蚕)

你们知道蚕宝宝的妈妈是谁吗?(幼儿猜测)

绝大部分幼儿都认为:蚕宝宝的妈妈是蝴蝶。

2、播放自制课件场景一:蚕蛾

让幼儿知道这是蚕宝宝的妈妈。

3、播放自制课件场景二:观察比较蚕蛾和蝴蝶

初步了解蚕蛾妈妈的主要外形特征。

A:它和蝴蝶长得不一样。

B:蝴蝶身体细细长长的,它的身体胖胖的、粗粗的。

C:蝴蝶头上的触角象线,它的触角象羽毛。

D:蝴蝶的翅膀大,它的翅膀小。

4、引导幼儿猜测:蚕蛾妈妈为什么不来接蚕宝宝?

A:蚕宝宝的妈妈可能去买菜了。

B:妈妈还没有下班。

C:妈妈生病了。

5、播放自制课件:了解原因

6、情感激发:

   


不错的
※  师:蚕宝宝没有妈妈照顾真可怜,但是我们班的蚕宝宝很幸福,有好多小朋友在照顾它们。我们为蚕宝宝做了哪些事情?

A:我们每天给蚕宝宝喂桑叶。

B:我们天天把蚕宝宝的家打扫干净。

C:休息天我把蚕宝宝带回家。

D:我拿盒子做蚕宝宝的新家。

……

※  师:我们已经和蚕宝宝变成了好朋友,你们想不想和其他小动物也成为好朋友?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小动物喜欢的朋友?

A:不要打小动物。

B:给它们吃好吃的东西。

C:它们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帮助它们。

D:要对它们说心里话。

……

 

 

活动十:蚕茧里的秘密(探究类)

探究的问题:蚕宝宝还在蚕茧里吗?它在里面干什么?

探究活动:猜测、解疑(观看幻灯片)

幼儿讨论:

A:蚕宝宝在蚕茧里睡觉。

B:它要变成蚕蛾了。

探究结果:蚕宝宝在蚕茧里变魔术,它先变成蛹,最后变成蚕蛾钻出蚕茧。

 

 

活动十一:蚕宝宝怎样长大(综合类)

探究的问题:蚕宝宝怎样长大?

探究活动:幼儿回忆、拼拼讲讲、共同小结

幼儿讨论:

回忆蚕宝宝怎样长大

A:它吃桑叶就会长大了。

B:蚕宝宝吃了桑叶,头抬起来睡觉,然后蜕皮,然后就长大一点。

C:蚕宝宝一共要蜕四次皮。

D:蚕宝宝长大了就要吐丝。

E:蚕宝宝吐的丝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黄色的。

F:它会变成蚕蛾。

G:蚕蛾妈妈生好小宝宝就会死的。

玩一玩:拼拼讲讲蚕宝宝怎样长大

探究结果:蚕的一生要经过四个阶段:卵—1~4龄蚕—蛹—蚕蛾,每个阶段的样子都不一样。

 

 

 

活动研讨:

在饲养蚕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从刚开始的看见蚕不认识、不了解到活动结束时对蚕的生长过程、各阶段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都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经验。

活动中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比如能使用放大镜辅助观察;产生疑问能自主地通过收集资料、采访成人等途径解决疑问等。孩子们养成了关心关注周围现象,喜欢探索研究的良好习惯。比如当在操场上看到蜗牛、蚯蚓等动物,孩子们也想把他们带回活动室观察、了解、饲养。

与蚕宝宝近两个月的相处中,孩子们对蚕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他们都说:“我就是蚕宝宝的妈妈”“我就是它的爸爸”“我一定要好好照顾它”。孩子们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在蚕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们细心地照顾它们。每天来到幼儿园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它们换桑叶、清除粪便。休息日、五一节抢着带它们回家。当蚕蛾破茧而出时孩子们深情地对它说:“蚕蛾妈妈,你就要死了,快和宝宝说说话。”……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

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来看,此方案与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发展水平相符,对幼儿整体发展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拓展性方案线索

1、         找其他动物做朋友,引导幼儿将对蚕的关爱迁移到更多的动物身上。

2、         初步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

 

 

 

 

五、参考资料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

《2009——2009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知道纲要》
   


上一页  [1] [2] 

,我的朋友-蚕宝宝(推荐)

《我的朋友-蚕宝宝(推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