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音乐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中国民乐知识汇总
中国民乐知识汇总

中国民乐知识汇总

04-04 20:41:46  浏览次数:213次  栏目:小学音乐教学案例
标签: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小学音乐, 中国民乐知识汇总,http://www.dbk123.com
        北宋教坊十三部中有筚篥部,并以其为主奏乐器,故又有头管之称。现在民间习惯称管子,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主要用于民间鼓吹乐以及僧、道宗教音乐。 
       管为木制,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口插一苇制的哨子,双簧。管的音色高亢。在北方管乐队中常常用以领奏。建国后,管的制造和吹奏技术都有了发展。经过改革的管,音域扩展为二组又六个音,加键管能演奏十二个半音,便于在合奏和独奏中发挥更大的效能。目前在乐队中经常使用的有中音管、低音管和加键管。 
       管子的种类主要有单管(分大、中、小三种)、双管、喉管等三种。单管音色比较明亮,著名的乐曲有《小二番》、《万年欢》、《小开门》、《放驴》、《拿鹅》、《柳叶青》、《采茶》、《白云》、《祭马》等。双管在隋代十部乐中巳应用,流行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双管由两支同调管子并置换奏,管身较细,两管可固定,亦可不固定,音色较单管细弱柔和,多用于独奏、合奏。著名的乐曲有《江河水》。喉管管身较细长,音色柔和,较为深厚圆润,以喉管为主演奏的广东音乐乐曲有《下渔舟》、《杨翠喜》、《池村夕照》、《雁南归》等。 
       管子演奏技巧以单管虽为丰富,常用技巧有打音、垫音、颤音、溜音、涮音、跨五音、花舌音、鼓音、滑音、箫音、泛音等。
葫芦笙 
        葫芦笙,是流行于彝、傣、怒、纳西、拉祜等民族的簧管乐器。这种乐器早在西汉时已出现,在唐代也有记载,宋陈旸《乐书》中提到唐代有葫芦笙,以及宋初西南地区有瓢笙。宋范成大在他所著的《桂海虞衡志》,宋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中,都提到他们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看到的葫芦笙。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云南江川李家山二十四号墓、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铜葫芦笙斗,据测定属春秋至战国之际的遗物。有五、六、七管三种。竹或木制笙管已腐朽不存,铜制笙斗的形制略有差异。李家山二十四号墓出土的两支铜斗,上端均铸一立牛为饰,造型生动形象,通高分别为26和28.2厘米。铜葫芦笙系仿天然葫芦匏形用青铜铸造笙斗,另插竹木制笙嘴吹奏。主要用于伴奏舞蹈。如开化铜鼓面部主晕图象中有匏笙舞,画面上八人中有一人边吹葫芦笙边舞,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胴部画面、舞俑、乐舞铜饰物和房屋模型中也屡见吹奏葫芦笙的形象。
       葫芦笙是将小葫芦挖空作音斗,上插竹管,每管根部都装有铜质或竹质簧片,管下端开一小孔。演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管孔。葫芦笙音色柔和,但音量较小。 
      葫芦笙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
葫芦丝 
  &nbs

www.dbk123.com p;  葫芦丝,是流行于傣、彝、阿昌等民族的乐器,又叫葫芦箫。葫芦丝是簧管乐器,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内,在插入葫芦内的竹管下端,都嵌有铜质簧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前六后一)。 
       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因而能吹奏出各种和音。葫芦丝音色柔和,常用于独奏和合奏。 
       阿昌族的葫芦箫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语称“拍勒翁”,用葫芦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长6厘米,主管长50厘米,副管分别长33和17厘米,在两支副管靠近主管的一侧,分别留有一条竹片,用细竹条与主管捆扎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称葫芦箫为“拜洪廖”,3根箫管插入葫芦底部,用蜡封固,上端的竹制吹管仅长两厘米。尤为独特的是,主管除开有7个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还开有两个气孔。主管演奏旋律,两根副管发出纯五度音程的持续音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着时,还可将副管堵住。
        葫芦箫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1958 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音域扩展为14 个音。近年来,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制成两种新葫芦箫。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 
 芦笙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早在西汉初巳出现。南宋范成大在他所著的《桂海虞衡志》中,曾提到他当时在广西所见的瑶族八管芦笙。 
        芦笙大小不一,管的数目也不尽相同,从单管、双管,以至五管、六管、八管、十管都有,但较常用的是六管芦笙。六管芦笙的构造,是用六很长短不一的竹管,分成二排插入木制的笙斗;每管的根部各装一个铜质簧片;管的下端各开一个小孔,吹奏时手指按孔发音。有的芦笙,在竹管上端套上竹篦折成的三角形喇叭或套上稍大的竹筒,起共鸣作用。各管音高的次序,随着地域和民族不同而异。吹奏时,以单音奏旋律,同时发出两个以上的和音作伴奏。
        芦笙多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贵州苗族地区,有大小不同的四种芦笙组成的乐队,并且有一整套传统的芦笙曲。
       经过多次改革,先后有十五管、二十管、二十六管、三十六管的芦笙出现。有的将木制笙斗改为金属笙斗,有的加上音键,扩大了音域,能吹奏十二个半音,解决了转调问题,能演奏较复杂的乐曲。
        排笙,是解放后根据芦笙的原理改革发展而成的。有二十个管,用键盘弹奏,用脚踏风箱辅助吹气,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成为乐队中的低音管乐器。 
        芦笙筒,又称大筒,是在苗族单音芦笙筒的原理上发展而成的,有二十九管,用键盘弹奏,成为乐队中的低音管乐器。音色浑厚宏亮。笙管按半音次序排列,可奏十二个调。 
唢呐 
      中国民间吹管乐器。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又称为海笛。
        中国的唢呐,源于波斯、阿拉波的双簧吹管乐器苏尔奈,但远远后于筚篥传入中原。据明徐渭《南词叙录》所载: 
      “中原自金、元二虏猾乱之后,胡曲盛行,今惟琴谱仅存古曲。……至于喇叭、唢呐之流,并其器皆金、元遗物矣。”明代,唢呐多用于官府和军乐。如王磐《朝天子.咏喇叭》:“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您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乐民怕。那里去办甚么真共假?眼见了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生动地描绘了欺压百姓的官船上亦使用了唢呐。
        又如戚继光的《武备志》:“操令凡二十条,凡学号笛,即是吹锁呐。”根据王圻《三才图会》所载:“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明末唢呐已传入我国民间(中原一带)。
        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已在我国普通应用。清代将唢呐放在回部乐中使用,称为苏尔奈。它是民间运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除了用于合奏、独奏外,也用于戏曲、歌舞等伴奏。在民间,每逢喜庆节日,吹打和锣鼓乐队中大都离不开唢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中国民乐知识汇总

《中国民乐知识汇总》相关文章